大殿中的官员脸上各种表情的都有。
也就张丰能够直言大明的弊端,其他人可不敢乱来,这时候说了,朱元璋可能不追究,但是以后呢?
老朱可记仇了。
讨论讨论就行,没人想当出头鸟。
马皇后对朱元璋还算了解,忽然发现今日朱元璋怎么脾气这么好了?
“陛下。”马皇后小声说道:“张天师说的这些你没意见?”
朱元璋看到众人这一副表情,心中暗笑。
听到马皇后问了起来,悄然道:“张天师说的这些咱早就听过,这还是算轻的了!”
朱元璋也知道满朝文武在想什么,以为自己是个暴君不成?
只要说的对的,说的有道理的,自己还是会采纳的。
宗室供养制度,之前张丰提出了一个生娃挣钱计划,让朱元璋看到了这个制度的弊端。
而其他人只会说这不好,那不好,却无法说服朱元璋。
“张天师不愧是大才之人!”
马皇后看向张丰的眼神更加不同了,这样的人才方是栋梁,至少要比李文忠强太多了。
张丰见自己说的这么清楚了,可是眼前的情况却跟自己想的不一样。
刚刚还在讨论的官员,集体都安静的看着他。
张丰微微皱眉:“诸位大人,有话可直言。”
……安静!
过了一会,徐达才哈哈大笑起来,说道:“真是一群怂包,张天师,大殿没几个人敢直言的,还是得你来说,我们这些武将倒是想要直言,可却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”
朱元璋满意的看了徐达一眼,还是咱的武将管用。
文臣的脸一个比一个黑。
被徐达找到一个借口,武将顿时高兴的看着大殿上的文官。
张丰瞥了朱元璋一眼,说道:“陛下,你看看,你把大明的官员吓成什么样了,现在不过就是讨论一些弊端而已,却没人敢说出来,这要是真遇到一点事情,他们靠得住吗?”
一语落地,余音绕梁。
坐在大殿之中的大臣,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张丰在数落朱元璋。
他怎敢?
如此不畏生死?
可是,下一刻,他们竟然又如见鬼了一般,看到朱元璋在点头。
“张天师所言有理,他们确实靠不住了!”
官员傻眼!
朱元璋摸着下巴看着下面的官员,看看张天师,敢于直接说出问题,而你们,却一个个胆小如鼠。
皇子中三个最清醒的看着眼前这一幕,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!
朱标低声说道:“张天师依旧是这么的直言不讳,在牢房中的时候,张天师就说了大明很多的弊端,有理有据,还提出了许多的办法,这才是真正的大才,不像别人只会说问题,却没什么好的办法。”
“大哥说的没错,父皇不会因为张天师几句话而生气的!”朱棣跟着说道。
朱樉看看朱标,看看朱棣,迷迷糊糊听着众人讨论,进入半睡半醒状态。
其他皇子满脸震撼!
有些东西他们就算发现了,也不敢说,可是这种情况不存于张丰这边。
朱柏双眼放光,口中喃喃说道:“这便是我以后的老师!”
张丰默默的叹了一口气,现在指责朱元璋也没有用,提到一些敏感的问题,这里就没几个敢说话的。
“商鞅变法大伙都是耳熟能详的,那么接下来,我们来说梭伦改革,进行一个对比。”
张丰看着迷惑的众人,说道:“梭伦是雅典那边的人,不在我们中原,可能很少人听过,在遥远的西方,也是一个一千多年前的人物,可以把他当成一个立法者如同商鞅的人物来看。”
张丰把梭伦改革跟商鞅变法两个连起来,本来他们的时期就差不多。
官员面面相觑,商鞅变法他们还能讨论讨论,张丰说的这个新的人物,触及到他们的盲区了。
“当时雅典的情况很是混乱,为了能够打破贵族专权,梭伦就对国家权力机构进行了改革。”
张丰看向众人道:“梭伦从雅典最初的四个部落中各选出一百人,组成了一个‘四百人会议’,许多东西都是通过集体投票才做出选择的。”
听到张丰讲的这一点,文官们眼前一亮。
朝堂最希望的也是这样,决策权力不是皇帝说了算。
他们把这个所谓的“四百人会议”当成是朝堂的另一个版本了。
“这个梭伦做的没错啊,不可专权,还是得集体商讨,共同出结论,对国家才有利。”
“他们这个朝廷的人还挺多的,一次四百人开早朝吗?”
“人太多不能发言只能投票么,那样不就是看谁拉帮结派的人更多么?”
“……”
大臣纷纷讨论起了关于张丰说的“四百人会议”。
毕竟这一点跟之前张丰提到的商鞅变法不一样,商鞅变法大家都知道,而且张丰后面有些含沙射影,没几个人敢轻易讨论。
但是现在就不一样了,张丰提到的这一个明显很是新鲜,让他们想到了更多。
张丰还是喜欢让他们进行讨论的,这样才有点像大学堂。
朱元璋想法跟下面的大臣完全不一样。
“张天师说的没错,咱去年开始就感觉到这一点了,所以去年就把中书省撤了。”朱元璋点了下头,“今年咱准备设殿阁,就如同这个加梭伦的一样,有一个‘四百人会议’可以做参考。”
张丰额头上几根黑线下来。
老朱还真的会往自己的脸上贴金,想跟他们讲点民主的东西,他们直接换了另一种方式来理解,看来民主也是要在帝皇之下!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