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走了郭允道,张丰记恨上了太医陈君佐。
两百贯啊,把郭允道都掏空了,刚刚看到他脸上的挣扎就知道,他现在没钱买张丰的其他字了。
这太医生财的比户部尚书更加有道。
郭允道拿着张丰签名的“清肺排毒汤”方子离开。
刚走没多久,玄妙观门口就迎来了今日的第二批拜访者。
吴沉和瞿佑还有方孝孺三人结伴而来。
以吴沉为代表,让徐牢头进去传话。
徐牢头昨天还闷闷不乐,觉得过来前门对他很不利,今日就发现前门的工作很重要,这一个接着一个的官员,见到自己这个看门的,也要客客气气的,这种感觉一点都不比在后院差。
张丰听到几人的名字,眉头一挑。
吴沉还好,瞿佑也罢,听到方孝孺,真不想跟他来往。
“张天师,这瞿佑就是那写《剪灯新话》的人,看着他的画看了好久了,就是人还没怎么见过。”
朱樉在牢房中的几本画册也带了出来。
不过他看的是《剪灯夜话》跟瞿佑的《剪灯新话》一个是图,一个是字,完全不同,不过朱樉却一直觉得这画的就是按着作者写的画的。
“让他们进来吧。”
张丰微微吸了一口气,方孝孺这货离死还有很多年,现在见一下倒是没事,以后少跟这种危险的人物来往。
吴沉等几人跟在徐牢头后面进来。
从几个人的位置和年龄上,张丰就判断了出来。
最前面的自然就是翰林院典籍吴沉了,吴沉接下来可是朱元璋殿阁的主要人物之一。
洪武的殿阁刚成立一两年还好,但到了后面所有人都知道,他们在朱元璋底下大多发挥不了多大的作用,基本是按着朱元璋的规定,批阅奏折,所有的事情都有一整套流程,除非一些特殊的事能够到朱元璋的手中。
说白了,朱元璋设立殿阁完全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工作轻松下来,一大堆繁杂的事情都丢给了他们,这也是因为取消了中书省后,那些事情都堆到朱元璋这里来的缘故。
“参见秦王殿下。”
众人先对坐在旁边的朱樉行了个礼。
朱樉知道他们并不是来找自己的,挥了挥手,自顾自的喝茶,没有理会他们。
“张天师,终于有机会能够来拜访你了。”
吴沉还是很激动的。
瞿佑和方孝孺两人同样也是如此。
几人寒暄了几句后,吴沉说道:“我们都被张天师之才深深的折服,今日前来,除了来玄妙观给张天师拜年之外,还有一事,就是想请张天师到国子学去一趟,国子学的学子期盼着张天师过年后能够去一趟。”
“国子学中有许多学子,他们都奉行着张天师的理念,期待有朝一日能够跟随张天师弘扬大道!”
吴沉等人这一次没有找到宋讷,就先来张丰这里。
想要邀请过年之后张丰去国子学讲课,说了一大堆大道理。
朱樉插嘴说道:“张天师,这是要你去跟天下文人讲课啊,那以后张天师可就要成为天下师了,桃李满天下!”
其他几个人也是面露喜色看着张丰,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件有利的事情,国子学的莘莘学子可以得到知识,张丰的理念也能得到传播,换成其他人都会非常高兴。
哪一个文人不想为人师?
但凡读过两本书,都有好为人师的劣根性。
不过张丰的脸色却暗淡了下来。
我的理念?
张丰自己都不知道,那些国子学的家伙是怎么知道的?
说的冠冕堂皇,一点实际的都没有。
一群酸儒!
张丰才不想跟这一群傻小子混在一起,也就只有他们愚蠢到当时会跑到青龙街去围监牢,当时要不是朱标等人来的及时,那些呆书生就会被灭了。
书生愚蠢到去挑战政治,那不是找死是什么?
还去给这样的一帮人讲课,张丰一点念头都没有。
“吴大人,瞿助教,国子学讲课的事情贫道就不去了。”
张丰摇了摇头,说道:“贫道是方外之人,这次皇宫中的课程是陛下安排的,已经让贫道很累了,国子学又是培育大明人才之地,贫道毕竟是一家之言,不便到里面进行宣讲。”
张丰一点面子也没给,毕竟跟他们也不熟,特别是方孝孺,更加不想跟他来往,这人一看就是祸害亲友的。
方孝孺继续积极的劝说道:“张天师,国子学的莘莘学子听过张天师的‘知行合一’,还见过张天师所写的诗词,同样知道张天师做的一些事情。”
“张天师的大道绝对不是一家之言,国子学中所有的学子都是非常期待张天师的,希望张天师再多加考虑,国子学众人都愿跟着张天师打开一条大明的文路!”
瞿佑在一旁跟着说道:“这次我们前来,也是受到了许多学子的委托,他们都特别希望张天师能够来一趟。”
方孝孺想要用自己的诚心来打动张丰。
瞿佑也受到了一些学子的委托。
张丰暗中翻了翻白眼。
这些家伙以为自己是啥了,免费的讲师不成?
读书人一来就说大道理,什么弘扬大道之类的、打开文路……
张丰内心一万个汤和的闺女滚过去。
自己都说的这么明确了,他们还听不懂?
张丰拿起茶盏,微微抿了一口,缓缓说道:“道家讲究清静无为,至于国子学的莘莘学子,告诉他们,自己的道自己走,跟着别人没用。”
这章没有结束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!